[1] 刘旭娜,肖先勇,汪颖.电压暂降严重程度及其测度、不确定性评估方法[J].中国电机工程学报,2014,34(4): 644-658. [2] 肖湘宁.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[M].北京:中国电力出版社,2010. [3] 徐勇,周王峰,曾麟,等.基于梯度提升树的电压暂降源概率辨识[J].湖南电力,2021,41(1): 18-24. [4] 陶顺,肖湘宁.电力系统电能质量评估体系架构[J].电工技术学报,2010,25(4): 171-175. [5] 李升,姜程程,赵之瑜,等.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低压配电网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研究[J].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,2017,45(8): 67-72. [6] 徐永海,兰巧倩,洪旺松.交流接触器对电压暂降敏感度的试验研究[J].电工技术学报,2015,30(21): 136-146. [7] 代双寅,韩民晓,严稳莉.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电压暂降评估[J].电网技术,2011,35(7): 145-149. [8] 汪颖,周杨,肖先勇,等.电压暂降问题研究现状及面临的挑战[J].供用电,2018,35(2): 2-9. [9] 李夏林,刘雅娟,朱武.基于配电网的复合电压暂降源分类与识别新方法[J].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,2017,45(2): 131-139. [10] 丁宁,蔡维,锁娟,等.电压暂降源识别方法研究[J].电网技术,2008,32(S2): 55-59. [11] 胡文曦,肖先勇.电网结构对电压暂降传播的影响及其量化分析方法[J].电力自动化设备,2020,40(7): 181-189. [12] 赵莹,赵川,叶华,等.应用主成分分析约简电压暂降扰动源识别特征的方法[J].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,2015,43(13): 105-110. [13] 周念成,廖建权,王强钢,等.深度学习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与展望[J].电力系统自动化,2019,43(4): 180-191. [14] 沙浩源,梅飞,李丹奇,等.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的电压暂降事件类型辨识研究[J].中国电机工程学报,2021,41(22): 7648-7660. [15] 郑智聪,王红,齐林海.基于深度学习模型融合的电压暂降源识别方法[J].中国电机工程学报,2019,39(1): 97-104,324. [16] 汪颖,王欢,张姝.基于优化极限学习机的电压暂降源识别方法[J].电力系统自动化,2020,44(9): 135-143. [17] 陶维青,夏熠,陆鼎堃.S变换熵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故障检测中的应用研究[J].合肥工业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6,39(1): 40-45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