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LIANG Y,ZHOU L W,CHEN J,et al.Monitoring and risk assessment of wildfires in the corridors of high-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s[J]. IEEE Access,2020,8:170057-170069. [2] 孙鹏飞,田震,查晓明,等. 功率同步型构网变流器并网系统暂态同步稳定性研究综述[J]. 电力系统自动化,2025,49(2):1-19. [3] 原宇腾,肖凡,涂春鸣,等.SVG与VSG混合系统暂态稳定区间刻画与协同控制策略[J/OL]. 电网技术,1-11.(2024-11-21)[2024-12-06]. https://link.cnki.net/doi/10.13335/j.1000-3673.pst.2024.1240. [4] 王国春,董昱,许涛,等. 巴西“8.15”大停电事故分析及启示[J].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,2023,43(24):9461-9470. [5] 屠竞哲,何剑,安学民,等. 巴基斯坦“2023.1.23”大停电事故分析及启示[J].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,2023,43(14):5319-5329. [6] 孙磊,张璨,林振智,等. 大停电后电力系统黑启动分区的两步策略[J]. 电力自动化设备,2015,35(9):14-21. [7] 薛禹胜,谢云云,文福拴,等. 关于电力系统相继故障研究的评述[J]. 电力系统自动化,2013,37(19):1-9,40. [8] 刁塑,刘友波,刘俊勇,等. 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的多层时序运行演化模型与应用[J].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,2015,35(S1):82-92. [9] 杨海涛,祝达康,李晶,等. 特大型城市电网大停电的机理和预防对策探讨[J]. 电力系统自动化,2014,38(6):128-135. [10] 汤涌. 基于响应的电力系统广域安全稳定控制[J].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,2014,34(29):5041-5050. [11] 薛禹胜. 非自治非线性多刚体系统运动稳定性的定量分析:兼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[J]. 电力系统自动化,1998,22(2):1-5. [12] 薛禹胜. 非自治非线性多刚体系统运动稳定性的定量分析:兼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(续前)[J]. 电力系统自动化,1998,22(7):1-9. [13] 薛禹胜. EEAC和FASTEST[J]. 电力系统自动化,1998,22(9):25-30,37. [14] 薛禹胜. EEAC与直接法的机理比较(一):受扰程度函数[J]. 电力系统自动化, 2001,25(11):6-11. [15] 薛禹胜. EEAC与直接法的机理比较(二):壁垒点与观察点[J]. 电力系统自动化,2001,25(12):1-7,23. [16] 薛禹胜. EEAC与直接法的机理比较(三)定性判稳与定量分析[J]. 电力系统自动化,2001,25(13):1-5,25. [17] 薛禹胜. EEAC与直接法的机理比较(四)回顾与瞻望[J]. 电力系统自动化,2001,25(14):1-6. [18] 孙顺祥. 输电网脆弱线路及脆弱断面识别方法研究[D]. 武汉:武汉大学,2019. [19] 李媛媛. 电力系统脆弱断面识别研究[D]. 天津:天津大学,2012. [20] 夏世威,白雪峰,陈士麟,等. 基于模糊聚类法的暂态稳定机组分群方法[J]. 电力系统自动化,2010,34(2):29-33. [21] 孟祥侠. 基于网络结构及暂态能量的电力系统失步解列方案的研究[D]. 吉林:东北电力大学,2005. |